UG环球视讯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采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培育更多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来源: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8-08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过去30多年,我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以“引进来”为主,尚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主动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是增强我国主动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需要,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总的来说,我国的跨国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对外投资增长速度快。自200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呈现出不断加速趋势,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5%。其二,具有多元化特点。海外投资动机多元,既有自然资源寻求型,也有技术、品牌、管理等战略要素寻求型,还有市场寻求型;国别分布广,分布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分布宽,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其三,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我国企业大部分海外投资是在过去10年内完成,国际化经营的时间短,经验与人才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其四,我国的跨国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

  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的国际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大调整大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机遇大于挑战。

  先看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的机遇:一是全球投资自由化继续推进,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与经营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近年来,尽管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少数国家在资源、金融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先进技术等领域出台了一些限制外国投资的政策,但在新出台的政策中,有利于外国投资者的政策仍占多数。二是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海外低成本并购的战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欧发达经济体企业资金链紧张,企业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为我国企业通过低成本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国际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三是部分国家重视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逆势增长,中国成为名列前茅的对外投资来源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

  再看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的挑战:一是我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在一些国家面临歧视性待遇。比如,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了疑虑与担心,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贸易活动采取限制措施。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限制中国企业投资于金融、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等所谓“敏感”领域。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提高对我国跨国公司带来考验。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的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各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希望跨国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即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责任的同时,承担对员工保障、消费者利益、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面临考验。此外,作为国际投资的后起者,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与国际化经营面临“后发劣势”,在激烈的竞争下,被迫进入政治风险相对较高的国家与地区,承受着政局动荡、内战、政策不稳定、海外财产与人身安全威胁等各类风险。

  我国跨国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国际化经营能力亟待增强。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特别是缺乏规模较大的非国有企业。企业获取东道国法律、政策、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强,缺乏对外投资与国际化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机制不适应跨国经营的要求,国际化人才与经验不足,利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能力不足,跨文化整合能力较弱,缺乏处理与东道国工会关系的能力,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有待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弱。而且,国有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内在动力,也缺乏对国际化经营业绩的约束机制。

  第二,企业跨国经营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走出去”战略,政策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我国跨国公司发展对环境的新要求相比,我国的政策与体制环境仍亟待进一步改善。一是对外投资审批手续繁琐,自由裁量权过大,所需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二是扶持政策有待加强,政府在信息服务、人才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等主要领域的扶持政策初具框架,但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大,覆盖面不够宽,非国有企业远远未能平等得到应有的扶持。三是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服务难以满足要求。四是在外汇管理、出入境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很多企业不得不将其国际化经营总部设立于海外其他国家与地区。五是中国企业海外权益与人身安全有待国家的保护和加强。

  第三,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相互恶性竞争,缺乏协调机制与配套服务。在海外投资与跨国经营中,企业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的有效机制,恶性竞争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同企业间协同“走出去”本来是我国的一个潜在优势,但由于缺乏协调机制,这一优势往往没能充分发挥,企业单打独斗成为常态。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落后于非金融企业,境外企业缺乏应有的金融服务。

  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相关建议

  针对当前突出问题,立足于把握机遇,培育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应调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相关政策与管理体制。

  从政府层面来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把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作为我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的融资服务;加强信息服务;加强人才培训服务;加强海外权益保护和保险服务;加大税收支持,减轻企业税负;加快国内立法,完善法制环境;改善我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舆论环境;建立为我国跨国公司服务的社会支撑体系。

  从企业角度来讲,应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打造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一是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高度重视并认真制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重视对外投资与经营的信息收集,充分利用好投资银行、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服务;建立跨国经营的管理、监控、考核和激励体系;提高风险意识,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吸引与培养国际化人才。二是按照建设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建设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目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为此,要以国际上一流的同行公司为标杆,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三是牢固树立互利共赢理念,加强合作。国内相关企业可建立对外投资的战略性联盟,加强相关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加强同行协调,发挥商会作用,避免恶性竞争。四是利用好香港作为企业海外投资与国际化经营的平台。五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我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形象。尊重东道国法律、文化与习俗;大力推进管理与运行的本地化;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加入东道国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在遇到问题时,可利用行业协会组织拓宽解决途径;加强与投资地社区、居民友好沟通,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活动,让当地居民了解中国文化和企业文化;借鉴知名跨国公司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东道国与本企业有关的慈善活动,同时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体系;利用好东道国的各类媒体,在宣传时尽量使用本地化的语言和习惯,注意改善企业国际形象。

  (本文章摘自《经济日报》 作者:隆国强)

TOP
UG环球视讯